2003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重要任务。这是党中央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就要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又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是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的任务与目标。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是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的基本要求和原则。尊重人,就是要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和尊严,人的个性和爱好,人的劳动、知识、文化和创造。理解人,就是要理解人的本质和社会属性。关心人和帮助人直接体现了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统一。关心人,要关心人的利益,要关注民生,关心群众疾苦,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在学习、工作、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和问题。关心人、帮助人,要特别注意关心、帮助底层民众及贫困人口。在高校要注意关心帮助贫困学生,切实解决他们的困难,为他们提供基本的生活、学习条件;还要关注并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尊重人和理解人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关心人和帮助人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
注重人文关怀,首先要坚持人文精神。在市场经济冲击下的高校,有没有人文精神?能不能坚持人文精神?这是各个高校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命的关注,是对人的权利的尊重和捍卫。人文关怀是人文精神的实践方式,是人文精神的体现。人文精神是人文关怀的思想理论基础。人文精神注重对人的观察、研究、思考,尤其是注重对人的生命价值和生存、发展、前途的观察、研究、思考。坚持人文精神,要将人文精神的思想、理论、理念与人文关怀的实践行为结合起来,将人文精神之“知”与人文关怀之“行”结合起来,统一起来,在人文关怀中弘扬人文精神,体现人文精神,在人文关怀的“善行”中“致良知”。
其次,注重人文关怀要坚持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在中国数千年的悠久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以人为本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之间人为贵。我国古代的思想家,特别是儒家学派,一贯反对以神为本,而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立场。我国古代早就有“敬天保民”,“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等思想,强调要亲民、利民、裕民、养民、惠民。在注重人文关怀,弘扬人文精神的同时,要坚持科学精神,要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统一起来,协调起来。高校是科学的渊薮,人文的殿堂,更要注重在科学精神中吸纳人文精神,在人文精神中融会科学精神。知识分子不仅要承担学术责任,而且要承担社会责任;不仅要具有科学精神,而且要具有人文精神。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就是要在知识分子中提倡人文精神,特别是要在从事自然科学和经济学的学习、教学与研究的学生和教师中提倡人文精神,提倡人文关怀。
第三,注重人文关怀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存在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专业主义、唯科学主义、唯技术主义、唯市场取向的庸俗化现象,冲击了思想政治工作,冲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冲击了高校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教材到课堂讲授,存在着既缺乏科学精神,又缺乏人文精神,更缺乏人文关怀的现象。以教材为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一般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和优点:政治正确,线索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方便记忆,方便考试;缺点是:学术水平不高,科学精神缺乏,人文精神不足,人文关怀不够。我们希望这种状况能在短期内有所改进。教马列主义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自己要信马列、懂马列、研究马列。一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果自己不对所教的课程有所研究,如果自己不信仰马列主义,如果自己身上有很多拜金主义的铜臭味,如果自己没有崇高的理想,没有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是教不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肯定也不是一个合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具有人文教育课的内容和属性。这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教育课的结合提供了基础。多年来,我们强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教学和研究,要坚持政治正确,坚持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体现人文关怀,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