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6日至27日,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在京联合召开了第十五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会议对于高等教育战线认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作出了重要部署。为宣传报道会议的有关情况,本刊记者在会议期间采访了教育部有关负责同志。
本刊记者:据了解,召开一年一度的高校党建会是近十多年来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的一项例行的重要工作。请您谈一下本次高校党建会的主题和重要意义。
负责同志:根据中央的精神,在全党全社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召开了第十五次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旨在对教育战线特别是高等教育战线认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作出重要部署。应该说,这次会议的意义十分重大。
党中央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会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曾庆红同志、李长春同志对开好会议作出重要指示,并审阅会议主要文件。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同志、贺国强同志和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出席了会议。陈至立同志主持了会议,刘云山同志作了重要讲话。与会代表围绕刘云山同志的重要讲话,进行了认真学习和深入讨论。会上,北京市委、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吉林大学、兰州大学、上海大学、石河子大学、青岛滨海学院党委负责同志作了经验交流发言,分别介绍了在和谐校园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各地各高校这方面工作的进展。既有大力加强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新鲜经验;也有加强院(系)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有效做法;还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大学生党建工作,把立德树人工作落到实处的有益探索。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这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主题鲜明,重点突出,非常必要,非常及时;会议分析了形势,明确了目标,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既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次例会,又是一次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大会。代表们普遍反映,刘云山同志的重要讲话,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精辟阐述了建设和谐校园的重大意义,指明了和谐校园建设的方向,提出了建设和谐校园的任务和要求,对进一步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作出了全面部署。讲话对于新时期高校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促进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刊记者:为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的重要精神,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您认为,各级各类高校党委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增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负责同志: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是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各高校党委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当前建设和谐校园所面临的新形势,借助这次会议的强劲东风,不断增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要深刻理解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意义。建设和谐校园,既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现实课题,也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工作。刘云山同志在讲话中,从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教育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充分发挥高校广大知识分子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方面,深刻阐述了建设和谐校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大作用和重要意义,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建设和谐校园的高度重视。和谐校园建设,将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推动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的形成,促进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弘扬,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基础。和谐校园建设,将增强高校创新活力,保证高校安定有序,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谐校园建设,将促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思想,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党委要充分认识建设和谐校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这项工作重要性的战略定位上来,统一到中央对这项工作面临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对这项工作的战略部署上来。
二要准确把握和谐校园建设面临的有利形势。《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提出了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方针和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发展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教育的殷切希望,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决心。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稳步提高,目前在学人数超过2 300万,毛入学率达到21%。“十五”期间,高校为各行各业输送了1 397万毕业生,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证。在规模扩大的同时,我们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招生就业制度、教育教学、后勤社会化等一系列改革,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科研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高等教育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党的十六大特别是中央16号文件下发以来,全党对高校师生思想道德建设高度重视,高校党建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明显增强。我国高等教育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为和谐校园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要清醒认识和谐校园建设面临的挑战。当前,高校师生思想状况积极健康向上,校园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确实存在不少影响校园和谐的矛盾和问题。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社会的重大转变、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的普及所带来的各种社会思潮、思想观点和行为方式的变化,对新时期高校的建设和和谐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还不能很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资源的迫切需要;一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管理的不到位,高校还存在着不少影响安全稳定的因素。各高校党委一定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和谐校园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本刊记者:各地、各高校在增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责任感、紧迫感的同时,如何切实把和谐校园建设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负责同志: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全面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各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加强整体规划、重点推进,通过扎实的工作努力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要科学制定和谐校园建设的整体规划。各级教育工作部门、高校党委要按照会议的要求,把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放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中去认识,放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使命中去谋划。要结合本地、本校“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认真梳理影响本地、本校改革发展的问题,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和谐校园”和“怎样建设和谐校园”这个主题,加强宏观思考和战略研究。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认真研究、理清思路,科学谋划、整体布局,抓紧制定本地、本校和谐校园建设规划,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
二要着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重点工作。本次会议提出,和谐校园建设要紧紧抓住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这个首要任务,抓住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基础,抓住心理健康教育、塑造良好心态这个重要环节,抓住校园文化这个重要载体,抓住高校发展这个主题,抓住队伍建设这个关键。这些任务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了这些工作,就抓住了和谐校园建设的关键和根本。各地、各高校在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过程中,既要根据统一部署,全面落实、整体推进,又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突出重点、有所侧重,紧紧抓住关键环节,力争在较短时期内取得突破,开创和谐校园建设的崭新局面。
要完成好建设和谐校园的各项任务,就要紧紧抓住几个重点。一是抓住高校发展这个重点。和谐校园的建设离不开高校的发展。我们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各地、各高校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握发展这个主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高等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统筹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的关系,统筹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着力提高质量、优化结构、规范管理、增强实力,实现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抓住师德建设这个重点。教师是和谐校园建设和共享建设成果的重要力量。要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意识,使广大教师自觉做到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文明的言行引导人,以敬业的精神教育人,以渊博的学识折服人。引导广大教师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给孟二冬教授女儿的回信精神,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和谐校园建设贡献力量和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三是抓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个重点。大学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依靠力量,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根本任务之一。中央16号文件下发两年多来,各地各高校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取得了可喜变化。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进程中,要进一步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切实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格局;进一步构建长效机制,确保工作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进一步扩大工作覆盖面,减少工作中的不平衡现象;进一步探索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整体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充分调动广大学生投身和谐校园建设、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四是抓住营造环境这个重点。建设和谐校园需要良好的政策环境、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地教育工作部门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发挥好综合协调作用,主动争取有关部门的配合,指导帮助高校开展和谐校园建设,努力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工作合力。各地教育工作部门和高校要及时总结宣传建设和谐校园的好做法好经验,总结宣传在和谐校园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高校要主动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和指导,集中解决和谐校园建设中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为和谐校园建设赢得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五是抓住人才队伍建设这个重点。建设和谐校园,同样离不开队伍、离不开人才。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按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采取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措施,切实保障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有所作为。要坚持在创新实践中识别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要抓好领导班子建设,确保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中;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着力建设一支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兼具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的师资队伍;要建设一支品学兼优、群众基础好、活动能力强的学生骨干队伍。
三要切实加强对和谐校园建设的统筹领导。建设和谐校园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要落实和谐校园建设的各项任务,实现和谐校园建设的目标要求,必须采取有力举措,深入推进,要努力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同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相结合,同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同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为此,一是要健全领导体制。各地教育工作部门要对和谐校园建设进行统一规划、组织协调、宏观指导和督促检查。各高校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和谐校园建设领导体制,明确领导责任和任务分工,把建设和谐校园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使命,放在突出位置,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工作顺利进行。二是要完善工作机制。建设和谐校园,要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各项机制。要加大投入,建立健全有力的保障机制。要制定和谐校园建设标准和评估体系,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机制。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全面督查或专项检查,建立健全长效的督查机制。三是要形成工作合力。要充分发挥校内宣传阵地的作用,广泛宣传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意义,统一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认识,形成全校上下共同的思想基础,动员全校师生积极参与,逐步形成和谐校园建设的校内合力。要大力开展服务社区、服务农村、服务社会活动,密切高校同社会的关系,争取社会对和谐校园建设的支持,逐步形成和谐校园建设的校外合力。四是要注重工作创新。要认真总结和谐校园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不断破解和谐校园建设的难题,不断创新和谐校园建设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和谐校园建设的新举措、新办法。
本刊记者:通过对这次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各地、各高校应如何用党的先进性建设推动和谐校园建设?
负责同志:这次会议特别强调,高校党的各级组织尤其是基层党组织,在建设和谐校园工作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和谐校园建设的力量源泉来自于基层,和谐校园建设的各项任务要落实到基层,和谐校园建设的成效最终也体现在基层。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处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最前沿,是党在高校中的战斗堡垒,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建设和谐校园,必须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夯实党在基层执政的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建设和谐校园各项工作的有力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一要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和谐校园建设中把好方向的作用。高校党的基层组织要根据中央的要求和上级党组织的部署,切实把好政治方向。一是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确保基层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当前,要认真宣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宣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使广大师生员工特别是党员明确建设和谐校园的重大意义,把握和谐校园的科学内涵,认清和谐校园建设的总体要求。二是要参与基层的重大决策,支持基层行政组织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共同制定总体发展规划,根据总体规划确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任务,团结带领广大党员群众为实现共同目标努力奋斗。三是要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组织决议在基层的落实情况、对党员作用的发挥情况、对党员干部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对和谐校园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确保政令畅通。
二要加强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党员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建立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引导广大党员在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中带头奋斗、多做贡献。一是要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要在坚持本科生“支部建在班上”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调整党支部的设置形式,尽可能把教师和研究生党支部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组织相对应。要加强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努力实现“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要把党的工作向学科团队、重大项目组、重点实验室等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组织单元拓展和覆盖,加大发展优秀人才入党的工作力度,积极吸收符合党员条件的青年教师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入党,把各类优秀人才凝聚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二是要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坚持和完善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内谈心制度和党员思想汇报制度,把经常性的党内生活作为教育党员的主要手段,努力使基层组织的学习内容丰富起来,学习方式灵活起来,学习氛围浓厚起来,努力使广大党员思想上更加成熟、政治上更加坚定、道德上更加高尚、行动上更加自觉。三是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推进基层党组织的民主建设,拓展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实施党务公开,落实和保障党员的权利,增进党的团结统一,以党内和谐促进干群和谐、师生和谐,推动校园和谐。四是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高校党员领导干部要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标准,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做带领全体师生员工奋力推进学校各项事业改革发展的领头人。高校党员教职工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忠实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成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模范。高校学生党员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团结和带领广大同学共同进步,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要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凝聚力量的作用。高校党的基层组织直接面对群众,是党在基层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要主动承担起职责和使命,做好群众工作,密切联系群众、组织团结群众、引导服务群众,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凝聚各方面的力量、营造良好氛围。一是要增强群众意识,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认真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利用基层党组织最贴近师生的优势,用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和党组织的模范行动,把建设和谐校园的战略部署内化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认识,外化为广大师生的积极行动,转化为广大师生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事业的强大力量。二要坚持走群众路线,畅通各种渠道,注意倾听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呼声,经常了解师生对党员和对党的工作的意见,及时了解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合理采纳师生提出的关于和谐校园建设的建议。三是强化服务群众意识,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理念,多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紧密结合本单位改革发展实际,明确任务,找准位置,履行职责,把党建工作渗透到教学、科研和育人工作中去,努力为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各地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可选派德才兼备、熟悉教育工作的党员,到民办高校担任党组织负责人,也可选派退休干部中的党员,到民办高校党组织任职,党组织负责人兼任政府派驻学校的督导专员,担负对学校工作的督导责任。民办高校要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选好配齐党务干部、辅导员、班主任等。要结合实际,积极拓展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