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 实现文明史上质的变革

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 实现文明史上质的变革
  2007-10-23 09:43:01   
  社论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引起广泛关注。这是在客观分析中国所面临的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后,对中国的未来发展模式的又一次界定;同时也是在客观分析人类所面临的全球环境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对未来世界文明形态的基本构想。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基于对工业文明中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的反思。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原始采集、狩猎和农耕文明阶段,直到200多年前,工业革命开始席卷西方世界,工业文明迅速成为占据支配地位的文明形态。在为人类带来空前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建立在资源、能源大规模消耗基础上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给工业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在过去三十年间,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工业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态势。跨国资本将高污染、高能耗、高风险的生产过程转向发展中国家,在不改变发展模式的情况下,减轻了发达国家的环境压力,却大大加重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负担,环境污染问题蔓延到全球各个角落。然而,全球气候变化使得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如何应对二氧化碳等污染物带来的温室效应,突然成为摆在全球各国面前的紧迫问题。
  世界正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我们为此付出了极高的资源环境代价,主要原材料消耗量和污染排放量居于世界前列。从根本上看,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大规模生产和消费已经给全球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而当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试图以同样方式发展自己,加入世界富人俱乐部的时候,工业文明固有的不可持续性就凸显出来,全球环境就会加速逼近危机爆发的临界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领导层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对保障中国的长远发展和维持全球生态安全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日前在《瞭望》撰文,阐述“生态文明将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因为当代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主义不能只研究工业文明基础上的阶级关系,还必须研究人与自然的文化伦理关系。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正在于此。”
  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尚无范例可循,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作艰难探索。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首先分野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工业文明立足于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而生态文明则要求人类寻求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因为生态化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早在上世纪30年代,环境学者利奥波德就曾指出:“文明并不像通常设想的那样,是去征服一个稳定而永恒的地球。”在人类遍布地球各个可居住角落的时候,在人类握有摧毁生态平衡、破坏生态系统力量的今天,我们反而必须收起心中那柄征服的巨斧,重新找回我们对自然曾经拥有的那份尊重和感恩。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设想超越工业文明建立在资源扩张型的发展模式,探索出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由于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我们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要真正实现与自然和谐的生产生活,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的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中国,挑战是巨大的;但作为后发国家,也存在着超越既有基础设施,直接采用新型技术设施的机遇。
  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彻底转变,除了要摆正人与自然关系外,还必须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国际社会提出可持续发展,是要力求实现“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而中国领导层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同样将“以人为本”确定为核心。如果我们发展的目的真正是为了惠及民众,那么我们就不能在发展中破坏民众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而在环境决策和管理中赋予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和司法救济权,是保障公民环境权的最有效方式。
  “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公平问题;要想摆脱生态环境危机,就必须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逻辑;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未来社会应该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质的变革,应是一个经济效率、社会公正、生态和谐相统一的新型社会(潘岳)。”人们曾经对后工业化时代的发展方向莫衷一是,如今寻求与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主题。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既是中国对未来世界发展方向的构想,也再一次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解决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