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生党建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生党建要按照研究生培养目标开展工作。研究生党建工作要紧密结合研究生的培养,在基层党组织设立、党员发展和管理、活动开展等方面都要有利于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研究生党建;科研;创新;诚信
一、研究生培养目标概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总则的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在系统、扎实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查阅各所高校研究生培养方案,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基本上都包含了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能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现在硕士研究生教育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种类型,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培养具有较高科学研究水平、理论创新思维的人才,为我国科研培养科技后备军,要求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学术道德,重点是学术道德、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型研究生教育是以职业为导向,培养以技术创新、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人才,要求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和实干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也就是说研究生培养重视创新能力培养,强化创新意识,注重学术道德和团队精神的培养,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任。
二、研究生培养与研究生党建工作现状
(一)研究生培养现状
一方面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培养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在专业知识的培养和科研的提升方面,虽然有研究生导师,但是研究生导师带的学生多,也无力兼顾所有学生,不是所有研究生都能主动开展科研,都能做到学术诚信。而且现在绝大部分研究生都是从本科学习升入研究生学习,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不能将理论知识有效地结合实际工作开展研究,学习方式上还是被动学习。另一方面因为就业压力大原因,学生只顾学习、考证,忽视政治学习,诚信意识淡薄,加之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学生不能踏实静下心来做科研,学生学习、工作、活动等都表现得很功利,都希望短期出成绩,不能脚踏实地地钻研,整体表现浮躁。学术风气差,创新意识不强,缺少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多种因素导致研究生培养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研究生党建工作现状
1、党支部按年级按班级设置,管理效率不高。因为研究生也与本科生一样实行学年制,所以目前支部的设立基本也按照本科模式设立。但由于研究生的学习年限短,只有2-3年,且学习方式又与本科生大不一致,只有研一的基础课是按班级统一开设,其后是根据专业方向分别选修课程、跟随导师做课题、开展科学研究,主要根据个人发展方向学习和实践,后期学生在以班级开展活动的时间就比较少,所以研究生党支部后期按班级管理是不便的。
2、研究生党建工作与专业、科研教育相脱节。由于研究生党建工作主要是管理人员兼任,管理人员强调学生的守纪、思想政治表现、工作等日常表现,而导师则更关注专业学习和科研能力,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导致党建工作与全面人才培养的脱节。党建工作中虽然强调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但没能发挥导师在党建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导师认为党建工作与自己无关,没能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在研究生科研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
3、未能针对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开展党建工作。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年龄大,思想相对成熟,而且研究生中党员比例高,党龄长,有的甚至在高中就入党,所以对党员身份已经淡漠。想在研究生时期入党的同学又表现出比较功利的倾向,加之同学间在一起学习、活动少,相互了解不够,也导致研究生党员发展工作有一定难度,同时也导致研究生党员活动开展和管理存在困难。
三、创新研究生党建工作,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出现许多新兴行业,这些行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信息密集型行业,需要较高技术水平和智能水平的高层次人才。研究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顶端的受教育者,作为高层人才,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科学研究的后继力量,要求其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党的性质也明确了党的先进性,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实现建设共产主义的宏伟目标,每位共产党员都要为此努力,研究生党员是共产党员中具有较强知识创新和接受先进科技文化的群体,更应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中坚力量。所以研究生党建要在严格遵守党章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培养适应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目标开展工作。研究生是我国未来科技事业的领头军,我们要把研究生党员队伍建设成为积极投身科学发展的先锋模范。
(一)优化研究生基层党组织的设立。除了传统的按班级设立党支部的方式,研究生党支部可以根据专业跨年级设立,同时按导师按研究方向成立党小组。按专业跨年级设立党支部,一方面有利于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发挥不同年级在专业方面的影响,在专业学习方面起到高年级带低年级的作用,同时方便建立科研团队,有利于研究生的专业学习和科研创新;另一方面便于开展党建工作,在具体党建工作中也可以采用高年级党员带低年级党员的模式,在党员发展中做到材料规范、标准统一,在党建活动中更容易做到形式多样,而且便于党员管理。按导师按研究方向成立党小组可以促进学术、科研团队的形成,既有利于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也方便党组织活动的开展,达到人才培养和党建工作相互促进的目的。
(二)创新研究生党建工作方式。在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建工作者与研究生导师的合作作用,把思政教育与专业、科研教育相结合,共同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党建工作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党建工作在研究生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要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在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的影响,把思政教育融入专业学习和科研过程中。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既属于思政教育范畴,也属于科研素质范畴,同时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也是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素养。在党建工作中要把研究生导师纳入进来,并且从学校或学院角度制度化,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党员发展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使研究生导师在平时的专业教育、科研工作中能主动、积极开展党建工作,以弥补研究生由于忙于个人学习和科学研究或社会实践而疏于的党组织学习、活动。发挥党建工作者和导师的合力作用,便于从各个环节加强对研究生的全面培养。
(三)保证研究生党员的质量,加强研究生党员的考核和管理。
首先要提高研究生入党的门槛。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的方向,所以对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研究生要对其提出具体要求,除了思想政治、社会活动和工作外,在学习上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通过研究和创新,并能形成自己的观点,经过一定期间的培养,在此期间能有自己的科研成果,对研究生入党积极分子要有科研要求。在如何设置科研要求时可以根据“目标设置理论”,分别对学术型和科研型研究生设置科研要求,恰当而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才能够产生强烈的激励作用,有助于人才的培养。
其次是加强研究生党员的考核和管理。研究生理论功底较扎实,学生思维活跃,接收新生事物快,也有机会参与实践活动,学校学院也经常针对研究生开展一些学术讲座,加之导师的引导,思维的碰撞总能给学生以启发,给学生研究提供源泉。而且研究生中党员比例高,研究生党员在学术研究方面以身作则、带头钻研科研,可以带动更多同学投入到科学研究中来。以党建为抓手,制定研究生党员在校期间的考核制度,加强研究生党员的管理,一方面可以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以党员带动普通同学提高科研意识和学术道德意识,扩大党组织影响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普通同学对研究生党员的监督,激发研究生党员在学习、科研、工作等方面的先锋模范动力,有效带动研究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工作的开展。
(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因为研究生思想比较成熟,所以党建活动要切忌空泛,在内容选择时要考虑教育性和现实性,既结合国情与社会现实问题、又结合专业发展与社会发展、还要考虑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等,有针对性地开展理想、信念和党的宗旨教育,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学校发展紧密结合。在活动形式上做到个人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专业学术活动与党建活动相结合的多种活动形式。同时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党组织活动,把党建工作、党建思想与专业、科研活动相结合,达到以党建促培养、以培养促党建的目的。
研究生党建工作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重要的一环,研究生党建一定要根据研究生培养目标,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探索研究生党建开展的新方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2、赵健,朱倩.建设科研型研究生党支部初探[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3):19-21
3、刘铁铮,刘峰.发挥党建工作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0(6):71-72
4、牛拥.教育转型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及对策[J].研究生教育,2013(2):22-25
会计学院 研究生支部书记 张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