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价值观需要终生管理

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一颗正向的种子,才能在未来的人生中开出绚烂之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所强调的,“任何一个思想观念,要在全社会树立起来并长期发挥作用,就要从少年儿童抓起”。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价值观导航应当从娃娃抓起,从小就让孩子们认识进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不仅是在培育一颗颗茁壮成长的文明种子,更是在为推动民族文明进步、国家发展壮大积蓄持久而深沉的力量。

正确的价值观理应终生践行。但现实中却不尽然。譬如有媒体注意到一种“文明逆生长”的现象。比如等红灯过马路,孩子们堪称“最守规则的人”,反倒一些成年人常常“管它红灯绿灯,凑够一撮人就走了”。还有其他的诸如随手关灯、拧紧水龙头、按序排队等文明小节,相当一部分成年人的表现的确不如孩子。很多人也常扪心自问,那个曾经懂文明、讲礼貌、重规矩的自己去哪了?

其实,我们更应该问问,那些自己曾认真笃行的正确价值观至今还记得多少?对核心价值观的信仰,不能成为一阵风,小时候要做好孩子,长大了就甘愿“被社会教坏”,而要让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伴随自己的成长,贯穿自己的一生,影响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

毋庸讳言,当今时代利益多元,思潮多变,要恪守一份价值观并非易事。多元社会中,思想观念千帆竞发,观点表达百舸争流,一些人受外界影响,很容易产生思想困惑和价值迷失。我们有些党员干部,说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张口就来,但利益当前,便又“乱花渐欲迷人眼”了。如此心猿意马、言行不一,说到底是价值观的根子扎得不牢。实际上,越是利益分化、越是观念多元,就越需要对核心价值观的笃定坚守,也越能看出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和做人定力。

正如“伦理是内在的管理”,践行核心价值观应该是一个人终生自我管理的科目。从纸上的“说法”变成生活中的“做法”,一时的教育远远不够,关键是要一生反复强化,学习到老,修行到老,改造到老,使其在人生实践中不断内化、强化、固化。让核心价值观伴随每一个人从小到大成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终身价值观,社会和谐、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就会凝聚起源源不断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