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岐山推荐过的那些书

 

人民日报客户端 杨丽娟

山西官场余震不断。

9月25日,中纪委网站发布消息,山西阳泉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王民,山西晋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树新,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委书记秦建孝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组织调查。

一些山西干部的表现,让过去频出能吏、廉吏的山西“蒙羞”。此次通报的落马官员有两位出自同一地方:晋城,“大清相国”陈廷敬就出生于此。在清代,陈廷敬以“不贪不腐能干事”著称。今天,很多人知道陈廷敬则是源于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的推荐。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明得失,曾经教书育人的王岐山深谙此道。过去700多天的反腐风暴中,王岐山不仅领导中纪委打虎拍蝇,战果颇丰,还让人们记住了他推荐的三本书。

◎《大清相国》:渴望“不贪不腐能干事”的干部

据报道,《大清相国》是王岐山调任前的“馈赠”。2007年年底,时任北京市长的王岐山即将上调中央,在向同事告别之时,推荐了两本书,其中就包括《大清相国》。

《大清相国》写的是清代相国陈廷敬在特定的历史境遇中在官场上所作的人格、道德和行为的艰难选择。

作者王跃文这样评价陈廷敬:清官多酷,陈廷敬是清官,却宅心仁厚;好官多庸,陈廷敬是好官,却精明强干;能官多专,陈廷敬是能官,却从善如流;德官多懦,陈廷敬是德官,却不乏铁腕。

王岐山推荐后,该书一度卖到脱销。

王跃文谈到该书的影响力时说,《大清相国》中陈廷敬的形象,已经影响到不少公职人员。有些熟悉的朋友找到他,跟他探讨陈廷敬的从政经历。不仅如此,在小说的影响之下,史学界也对陈廷敬其人其事给予了更多关注。

当前,新一届中央领导反腐,“战果累累”的同时,也出现一些“杂音”:有人说,现在“官不聊生”了,还有人说“反腐反掉了干部的积极性,影响了官员士气”。《大清相国》中的陈廷敬,恰恰证明了反腐不是不作为的借口,不贪不腐的官员同样应该政绩卓著。

◎《旧制度与大革命》:腐败不可纵,特权不可留

这本书应该是王岐山非常看重的一本书,他两次推荐给别人。

梳理公开报道,第一次是他从北京市调往中央之际,将该书和《大清相国》一起推荐给同事。

第二次推荐是在他执掌中纪委半个月后。2012年11月30日,王岐山主持召开专家座谈会,听取专家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会后,王岐山向与会专家推荐:“我们现在很多学者看的是后资本主义时期的书,应该看看前期的东西,希望大家看一下《旧制度与大革命》。”

《旧制度与大革命》讲了什么,让王岐山如此“上心”?这本书是法国政治社会学家托克维尔的晚期作品。探讨的是法国大革命,讲到原有的制度由于腐败和不得人心而崩溃,但社会动荡却并未带来革命党预期的结果。

从中至少可读懂这样几点:

第一,腐败不可纵容,经济的繁荣并不必然带来国家的长期稳定。

第二,特权不可听任,特权会加剧社会不平,会导致社会的危机。

第三,改革不可停滞。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改革风险很大,势必会遭到特殊利益集团的阻碍,但是停滞、不改革,忽视社会的公平正义,只会增加群众的不满情绪,造成巨大的系统风险。

◎《公正》: 市场中的道德责任感以及社会凝聚力

2013年3月,据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人物》杂志报道,有相关人士透露,《公正》是王岐山正在看的书,因为现在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两难的问题。他现在读这本书的意思,就是要在两难之间找一个选择点。

《公正》由著名政治学家、作家迈克尔·桑德尔著,他现任教于哈佛大学。该书是教学内容的整合,探讨的问题是: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正义观,正陷入尴尬的两难选择当中。桑德尔在课堂上试图寻找的正是另外一条道路,能让我们的社会规范既体现人性、又体现客观性,即培养我们每个人的德性,做出有道德的选择。

“市场和道德的界线并不总是清晰的,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要密切关注市场的角色。我们必须要保证市场不会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那些本不属于市场调节的地方。”作者桑德尔曾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中,问听众,假如一个人考试成绩不理想,但他的父母很富裕愿意支付“票价”,清华大学是否可以出售录取名额?桑德尔用这个例子意在说明,教育正是一个市场引入会导致腐败的领域。

虽然人们无从得知王岐山读书的心得,但他读过的这本书中,至少有一点是中国读者的共识:正如作者在中国接受采访时所言,在经济继续增长的背景下,发展和强化道德责任感以及社会凝聚力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