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立:培育“法治信仰”的忠实追随者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在推进地方治理能力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培育“法治信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凝聚社会共识的角度看,当前急需用法治方式化解改革发展风险,使各项举措做到于法有据;从提升治理水平的需要看,也要让法治成为社会和谐的基石,既引导群众理性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也解决好“花钱买平安”的问题;从强化执政党建设的角度看,更要以法治作为从严治党的良方,坚持以党章为根本,注重与国家法律相衔接,从各级党委做起,提高党内法规执行力,切实解决好治党管党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  树立法治信仰,首先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力量。目前,常州已被授予地方立法权,这是需要用好的权力。我们的理解是,通过科学立法,对“特事特办”“怎么方便怎么干”“为了赶时间闯红灯”等思维惯性加以规制。为此,常州成立了专门机构,建有专家智库,以“立法精细化”为准则,结合地方实际探索制定立法立项的准入标准。在配套制度建设方面,我们也在探索构建新型行政执法体制和运行监督机制,不断完善执法程序和具体操作流程,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同时,探索建立覆盖司法业务条线的定案把关机制,依法管控好办案期限预警、办案程序监控和办案风险评估等关键节点,保障司法人员不受干扰地履行法定职责。  树立法治信仰,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在地方尤其是这样。我们把宪法法律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必修课,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运用法治思维。把法治建设成效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考核指标体系,不断规范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述法制度。我们严格法律职业准入制度,畅通公检法部门之间的人才交流渠道,逐步解决基层法律工作人才匮乏问题。而且,我们还注意加强专家学者在法治建设中的参与度。这些举措,让具体制度的构建和完善者,都是“法治信仰”的忠实追随者。  

树立法治信仰,最终要上升到法治文化层面,才能在全社会形成法治风尚。常州历史上走出了多位杰出法学家,我们把他们的经历和思想加以发掘,制作成法治动漫作品、法治情景剧、法治电影等,借力当地人的认同感来传播法治思想。同时,用好微信等新兴网络工具,依托“常州法治大讲堂”让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使法治观念以通俗化、形象化、互动化的方式,走进人心。  “信仰”是宏大而复杂的命题,信仰的培育,有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只有让法治在现实中真正起作用,逐步把各个制度环节健全完善,才能让每一个公民内心都闪耀着法治之光。
《 人民日报 》( 2015年09月28日   05 版)(责编:张雨、李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