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一主题的提出,适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规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指导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时代价值。
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是新时代的新命题
回望历史,新中国是在积贫积弱的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民经济无论在量上还是质上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而迅速扩大生产力的量就成为必然的选择。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需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目标,即: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到200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在改革开放初期,针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对生产力发展的严重束缚,中央明确提出,要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解放生产力。比如,1986年《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明确提出“坚持把改革放在首位”,198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加明确提出“坚持把改革放在总揽全局的位置上”。可以说,这一时期更多是以改革为主题的。进入新世纪,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中央明确提出“以发展为主题”,把改革开放与科技进步并列放在发展动力的位置上。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判断。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从而“以发展为主题”进一步转化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发展是第一要务,包含了前后继起的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新判断、新部署,因而是影响经济发展全局的历史性新变化。
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是新时代的新要求
总的来看,“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一命题的提出,体现了新时代的新要求。
避免重蹈历史覆辙的必然要求。根据相关计算,1820年,中国GDP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为28.7%左右,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但1840年的鸦片战争,却使中国遭受百年屈辱,经济进入下滑通道。究其原因,其中一个就是中国错失了工业革命的良机,造成了发展质量的巨大差距。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仅有GDP总量是不够的,只有推进高质量发展,成为经济强国,才能使中华民族立于不败之地。
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由低收入国家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要看到的是,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从1960年到2008年,先后有101个经济体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但只有13个成功进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从其中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教训来看,造成发展结果天壤之别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是否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这就意味着我国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推进高质量发展。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按照国际经济发展经验,人均名义GDP达到5000美元后居民消费结构开始进入升级通道,表现出追求更有品质的生活和服务消费占比不断提升的变动趋势。要看到,2019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目前整体上看,我国供给结构的升级落后于消费结构的升级,造成供给与需求的错位。因此,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出路,就是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益,从而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这些年来我国整体科技实力显著增强,但原始创新能力仍然不足,基础研究投入比例偏低,一些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特别是集成电路产业的光刻机、通讯装备产业的高端芯片等部分产业链存在严重的“卡脖子”问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和产业链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是我国经济安全的重大隐患,而核心关键技术是买不来、要不来、讨不来的,只有通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强国,才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打破个别国家遏制打压的必然要求。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当新兴大国的经济规模达到守成大国的60%以后,守成大国就会对新兴大国的发展进行遏制。随着我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个别国家为保持科技竞争优势、控制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不惜成本和代价对我国进行围堵和打压,企图延缓我国现代化进程。在这样不利的国际背景下,我国要如期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形成现代产业体系。
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是新时代的新理论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是新时代的新理论,开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主要体现在:
开创了经济学的新领域。就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而言,西方主流经济学主要聚焦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问题,西方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发展经济学主要聚焦于发展中国家如何走出“低收入陷阱”问题,它们都忽略了发展中国家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而且对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经济体的发展经验也缺乏系统理论总结。就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经济体的实践而言,由于缺乏理论上的科学指导,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发展低迷,长期难以自拔。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需要新时代的新理论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新实践。因此,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更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体系,不仅有利于形成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经济学,而且使中国经济学具有了世界价值。
突出了技术进步在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西方发展经济学突出强调储蓄—投资对发展的核心作用,西方主流经济学虽然强调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但没有探讨发展中国家如何从技术跟随到并跑和领跑的技术跃升问题。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要求把创新置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通过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和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
提出了实现现代化的新理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工业化、现代化道路。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要求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可以说,这就超越了经典的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理论,在一定意义上构建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三元经济发展的新理论框架,推进了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
构建了发展与安全良性互动的新框架。已有的经济发展理论,通常都忽略了发展的安全问题。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要求统筹发展与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到国家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构建了发展与安全良性互动的经济发展理论框架。要求通过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建设,确保发展与安全在制度体系上协调一致;通过把发展经济的重点放在新旧动能转换上,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确保发展与安全在动能上协调一致。
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是新时代的新任务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要求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上,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通过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适配度。二是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三是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四是通过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带动辐射作用,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五是通过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这一过程中,既要突出技术创新的核心作用,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还要强化理论创新的基础作用,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超前布局原始创新;既要提升制度创新的保障作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激发科技创新资源活力,还要增强文化创新的动力作用,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文化氛围。此外,还要发挥实践创新的先导作用,鼓励聚焦世界科技前沿进行大胆探索,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大的实践支撑。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并将基本经济制度的显著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二是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三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形成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四是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畅通国内大循环,通过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供应链产业链现代化,使供给结构更加适应需求结构,解决国内大循环的堵点难点问题。要重塑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通过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吸引国际各种要素进入我国,提升国际循环的稳定性。此外,还要推进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良性互动,依托国内大循环推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升级,加快贸易强国建设;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国内外深度合作,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
统筹发展与安全。既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还要深化金融体制机制改革,确保金融安全;既要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确保产业安全可控,还要推进绿色发展,确保生态安全。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黄泰岩 杨杰东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原校长、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