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贵仁:教育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教育首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不仅仅是技术训练和知识传授。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为每个学生健康成长服务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最集中体现就是育人为本,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这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过去我们讲素质教育主要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在这两条之上还有一条,那就是社会责任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也就是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既要学会知识技能,更要学会做人做事,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

  当前,我们的教育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问题,形成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在于不少工作不是围绕学生健康成长,而是围绕一些别的什么指标,一些自以为正确实际上很可能并不正确的指标。教育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为每个学生成长成才服务,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抓住这一点,才是抓住教育工作、学校工作的根本。

  那么,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思路是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坚持德育为先。也就是要以德树人。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志向,从小打牢思想道德基础,学习才有动力,前进才有方向,成才才有保障。

  坚持能力为重。考试分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学生书本知识掌握的情况,但往往不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我们要求的人才最终不是会考试的人才,而是会解决实际问题、会做事的人才,是在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工作中做出业绩和贡献的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克服所谓“高分低能”的缺陷。

  坚持全面发展。既要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还要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人民网)